
圍繞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打造生活服務應用場景,七部門推動服務型制造升級
發布時間:2025-10-14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《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(2025—2028年)》,提出打造服務型制造升級版,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,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,塑造制造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。
服務型制造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、以數智技術為支撐,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態、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,將服務深度嵌入制造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各環節,延伸產業鏈、重塑價值鏈、構建新生態,實現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。
《方案》明確,到2028年,服務型制造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。完成20項標準制定,打造50個領軍品牌,建設100個創新發展高地,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廣泛普及、新模式不斷涌現,產業生態持續優化,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保持快速發展,制造與服務全方位、寬領域、深層次融合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,有力促進制造業優化資源配置、拓展發展新空間、延伸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,為建成具有中國特色、世界水平的服務型制造體系奠定堅實基礎。
《實施方案》提出7項主要任務和3項專項行動。
7項主要任務分別是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模式創新,發布服務型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清單,推動共性技術攻關,加快典型模式升級,探索服務型制造新模式;培育壯大重點生產性服務業,發展科技服務業、工業設計、軟件和信息服務、生產性金融服務、知識產權服務、節能環保服務、質量技術和質量管理服務等;分類推進服務型制造模式推廣應用,分行業分領域推進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廣泛普及,及時總結提煉推廣服務型制造新模式,促進服務要素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制造業,促進產業提質增效;推進標準體系建設,加快建設統一融合、先進適用、覆蓋全面、協調配套的標準體系;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,積極培育龍頭企業、領軍品牌、轉型方案提供商,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;打造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高地,鼓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工業園區、產業集群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先行先試,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;夯實服務型制造發展底座,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深化“5G+工業互聯網”融合應用,按需布局算力基礎設施,提升工業數據要素供給,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型制造融合創新,提升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。
3項專項行動分別是開展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動,推動建設共享制造平臺、共享工廠,開放檢驗檢測資源共享;開展服務型制造企業品牌提升行動,培育打造服務型制造龍頭企業和領軍品牌,加強品牌評價和宣傳推廣;開展融合應用場景創新示范行動,打造面向生產需求、消費需求,以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,加強應用推廣。
為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,《方案》提出,擬通過開展服務型制造品牌提升行動,培育壯大一批服務型制造龍頭企業和領軍品牌,在各行業各領域中更好地發揮引領帶動作用,營造服務型制造發展的良好氛圍。重點面向制造業企業、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和區域,打造服務型制造品牌。
對于開展融合應用場景創新示范行動,《方案》強調,鼓勵打造面向生產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。圍繞設計、采購、生產、物流、運營、售后等環節,創新智能倉儲、產線集成、運營監測管理等工業服務應用場景。鼓勵打造面向消費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。圍繞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健康、文化等方面,深入實施消費品“三品”專項行動,打造智能穿戴、智慧家庭、綠色出行、健康管理等生活服務應用場景。
鼓勵打造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。引導地方政府、央企、行業領軍企業通過聯合創新、優秀場景推介、舉辦場景展示體驗活動等方式,加強融合應用場景供給,促進場景供需雙方對接合作。加強應用推廣。發布典型應用場景,建立新模式新場景推廣平臺。推廣一批“數字三品”應用場景,加快消費品行業數字化融合應用。
資料來源:紡織服裝周刊
- 經緯新聞
- 行業新聞
- 國資要聞
- 用戶體驗
- 經緯品說
- 一月
- 二月
- 三月
- 四月
- 五月
- 六月
- 七月
- 八月
- 九月
- 十月
- 十一月
- 十二月
| 電話: 8610-84534078 | |
| 傳真: 8610-84534135 | |
| 地址: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中路8號 |






